工作時間:
聯系人:
聯系電話:
發布日期:2020-7-21 15:41:44 訪問次數:241
2020年5月,北京市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制度,倡導綠色生活觀念。作為致力于可持續發展的國際機構,德國國際合作機構(GIZ)北京辦公室積極響應號召,以塔園外交辦公大樓5層辦公室為實踐試點,開展垃圾分類并每日記錄生活垃圾產生量。此次垃圾分類及數據統計的辦公場所總面積586平方米,共有48名辦公人員,持續時間為2020年6月1日至28日,為期四周。
四周時間內,大家都產生了什么垃圾?總量又有多少呢?
實踐結果:每日人均產生0.24kg生活垃圾,通過分類及回收每日人均減少64g二氧化碳排放。
2020年6月1日至28日四周內,辦公室共產生227kg生活垃圾,即每人每天產生0.24kg生活垃圾,其中約48.1%為其他垃圾,可回收物及廚余垃圾分別占29.1%及21.9%,有害垃圾產生量最少,不到1%(如圖1及圖2所示)。垃圾分類,每人每天可減少64g二氧化碳的排放,一年可實現約23.4kg的碳減排。
圖1:辦公場所內生活垃圾產生量統計及變化曲線
圖2:不同種類垃圾的質量百分比
可回收物中快遞紙箱占比最高
實踐過程中,可回收物的產生量達到66kg,其中紙箱類產生量最多,占比39.2%;報紙/書本/打印紙類占可回收物的29.1%;來自食品飲料包裝的塑料瓶類、玻璃類、金屬類和其他可回收物總計占到可回收物的31.7%。
圖3:不同種類可回收物的質量百分比
上一信息:解讀固廢法的修訂及其對生活垃圾治理的規定
工作時間:
聯系人:
聯系電話: